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贯穿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使用全过程。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我国制造业可靠性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基础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指标尚待提升,管理和专业人才保障能力不足,成为掣肘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突出问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将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对标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 《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聚焦补短板、强弱项,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明显提升,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第二阶段到2030年,聚焦锻长板、促成效,推动10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实施意见》明确了提升制造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水平、加快可靠性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等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高端装备制造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具有系统成套、技术复杂、附加价值高、带动性强、投入强度大等特点,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目前,我国精密减速器、高端轴承、先进半导体材料、车规级汽车芯片等基础产品以及重型数控机床、先进农机、精密测量仪器等整机产品可靠性水平不高。 机械、电子、汽车三个行业产业规模大,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辐射带动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工作基础,在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中具有代表性。《实施意见》针对上述问题,聚焦机械、电子、汽车三个行业,通过实施可靠性“筑基”工程,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基础工艺可靠性水平,为相关行业整机产品可靠性提升奠定基础。通过实施可靠性“倍增”工程,促进可靠性增长,推动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同时,《实施意见》在基础产品方面提出:机械行业,重点提升仪器仪表用控制部件、传感器、源部件、探测器、样品前处理器等关键专用基础零部件和高端轴承、精密齿轮、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等通用基础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电子行业,重点提升氮化镓/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件、片式阻容感元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D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汽车行业,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操作系统等,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在整机装备与系统方面提出:机械行业,提升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测试分析仪器、光电检测仪器、生物医学仪器等高端仪器设备精度和可靠性水平;电子行业,重点提升曝光机、蒸镀机、切片机、涂覆机等电子专用设备,质谱仪、示波器、电子透镜等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水平;汽车行业,重点突破基于数字化试验场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可靠性检测与评价技术,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软件功能性能、可靠性水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综合能力,提升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价、使用寿命评价、安全性及故障预警、低温适应性等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评价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可靠性水平提升。 目前,我国精密减速器、高端轴承等基础产品以及重型数控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整机产品可靠性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要通过实施这些工程,促进可靠性增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接下来,各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其中明确要落实企业可靠性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开发、中试阶段测试验证等环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加大对可靠性提升的支持激励力度。
|